各學院、各部門:
根據《溫州大學教職工進修學習管理規定(2018年修訂)》、《溫州大學關于實行教授學術假制度暫行規定》等相關文件規定,現就申報2021/2022學年(即2021.09--2022.08期間)教職工進修培訓計劃等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對象范圍
(一)進修對象原則上要求到校工作1年及以上(個別進修項目另做規定),且近1年的年度考核等次為合格及以上。
(二)理工、經管、人文、法學類專業教師近5年內需承擔過省級教學科研項目,其他專業教師需承擔過廳局級教學科研項目。
(三)教學科研人員的選派必須符合專業建設、學科發展需要,行政管理人員攻讀學歷學位方向原則上應與現從事的崗位職責或學校相關學科、專業方向相關。
二、名額分配
參加脫產培訓的教職工人數每學年原則上控制在本單位在編教職工總數的5%以內,具體名額詳見附件2。
三、進修形式
(一)學歷學位進修
攻讀博士學位的申請條件參照《溫州大學教職工進修學習管理規定(2018年修訂)》(溫大行政〔2018〕189號)(附件1)及學校其他相關規定。
上一學年申報進修學位計劃、但未執行人員,今年如果繼續申報,需重新申請進修指標;國內攻讀博士學位脫產時限一般為1年,赴境外攻讀博士學位脫產時限一般不超過2年。
(二)非學歷學位進修
非學歷學位進修包括從事博士后、訪問學者等,申請條件參照《溫州大學教職工進修學習管理規定(2018年修訂)》(溫大行政〔2018〕189號)及學校其他相關規定,脫產時限一般為1年。
國內訪問學者申請人選擇的訪學單位必須為教育部高等學校師資培訓交流中心武漢中心網站(http://cce.whu.edu.cn/fxljy/jybgdxxszpxjlwhzx/tzgg.htm)或浙江省高校師資培訓中心網站(http://szpx.zjnu.edu.cn)公布的訪學進修目錄中的學校、學科、導師,否則學校將不予批準。
教授學術假的申請條件參照《溫州大學關于實行教授學術假制度暫行規定》(行政〔2010〕145號)(附件1)及學校其他相關規定執行。
(三)其他培訓
三個月及以上的其他脫產培訓,申報時注明培訓項目類型;三個月以下的短期專業技術培訓等進修工作,不列入本次申報工作,確有需要再單獨申報。
四、申請程序
(一)個人申請
符合申報條件且有意向的教職工填寫申請表(附件3),并向所在單位提出進修申請。
(二)學院(部門)同意
學院(部門)結合本單位的人力資源建設規劃、專業學科建設需求、崗位建設需要、上一年度進修培訓實施情況和申請人實際情況,經研究同意、排序后,報人事處審核;中層干部進修需征求組織部意見,輔導員進修需征求學生處意見;“雙肩挑”人員需征求所掛靠學院意見。
(三)人事處審核
人事處結合學??傮w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對進修計劃進行審核。
(四)學校批準
進修計劃報校長辦公會議批準(中層干部進修須經校黨委會審議批準),并在學校辦公網公示7個工作日。
五、其他要求
(一)外國語學院的外語專業教師繼續實施“外語教師國際化水平提升計劃”,每年選派不超過6名教師赴國(境)外進行為期3個月的進修訪學,旨在學習國(境)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具體詳見《校派外國語學院教師赴國(境)外進修訪學的遴選辦法》(附件1)。
(二)所有教職工進修學習需納入部門(學院)教師發展規劃,需征得所在單位和學校的同意,不得擅自外出進修學習;擅自外出進修學習,視為曠工。
(三)學校鼓勵以對方出資和自籌經費形式教職工出國進修培訓申報,但須符合上述遴選條件并按程序申報,經審核符合進修要求者,可享受學校相關政策待遇。
屬對方出資和自籌經費的出國進修培訓人員,不占所在學院的名額指標,但需統計在脫產比例總數之中。
(四)甌江學院可參照本通知精神選派優秀教師進修,資助經費和相關待遇由甌江學院自行承擔。
(五)選派人員自批準之日起,應在12個月內開展進修,超出12個月仍未成行者取消資格,后續需重新申請進修指標。
(六)請申報人所在學院(部門)于2020年12月11日(周五)上午11:00前將申請表和相應的匯總表(簽字蓋章,附件4)報人事處706A辦公室,電子版發送至郵箱rscszk@wzu.edu.cn(標題請以“***學院2021/2022學年教職工進修培訓報名”命名)。逾期不再受理。
聯系人:鄭老師 聯系電話:86591585、671219
附件:1.相關政策文件
2.溫州大學20212022學年推薦名額分配表
3.溫州大學20212022學年申請表
4.溫州大學20212022學年進修申請匯總表
人 事 處
2020年11月30日